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胡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重逾千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财力水平可能,全力答好新时代新征程民生考卷。
财政优先保障基本民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胡帆代表看来,广西财政工作优先要保障基本民生。2022年,胡帆代表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财为民”,要求全区财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靠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7.72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3.6%,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增长3%预期目标,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政保障。
财政“暖心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服务民生就要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让财政“暖心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胡帆代表介绍,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农业人口比重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2022年,广西财政厅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加大财政资金资源统筹,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兜牢兜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等。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防返贫守底线”专项行动,着力构建“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全区安排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27.2亿元,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51.7亿元、惠及10.9万户脱贫群众,实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超2.6万个。粤桂东西部协作引进企业投产321家。“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帮扶脱贫户覆盖率90.9%。易地搬迁15.88万户,实现每户一人以上就业。
加码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基。稳就业最终是稳市场主体、稳企业发展。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胡帆代表说,2022年以来,广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强化减负纾困、强化精准扶持,强化政策供给,加大惠企政策宣传,深化“政银企”合作服务,着力解决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全区实现市场主体总量超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300万户、私营企业超100万户“三个突破”。
胡帆代表表示,过去一年,广西通过政府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有效保住了市场主体,有力推动了经济企稳回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西财政厅将加力惠民生、增福祉,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2023年,广西财政工作将实施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纾困,大力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重大战略任务,在优先保障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加大‘科教振兴、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三大振兴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推动广西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胡帆代表说。
附件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