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海市财政局围绕稳定就业总体目标,全面落实支持就业各项政策,更好发挥财政职能,统筹稳就业资金16392万元,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就业“服务牌”,全力以赴支持稳就业保民生。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13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0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68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打好政策“组合拳”,“降、缓、返、补”助企稳岗
一是费率“降”到位,减轻企业负担。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执行期限已延长至2023年4月30日,其中: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由原来的2%降至1%,工伤保险平均费率降至0.25%。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负14107万元,其中:失业保险减负10704万元,工伤保险减负3403万元。二是政策“缓”到位,延长社保缓缴。将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17个困难行业,全年为481家特困企业缓缴三项社保费金额5890.69万元,为企业释压减负。三是补贴“返”到位,落实援企稳岗。加大援企稳岗帮扶力度,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全年累计为512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006.18万元,惠及企业职工94813万人。其中:市本级4314家企业,金额3383.95万元;合浦县807家企业,金额622.23万元。
二、搭建就业“服务站”,助力重点人群稳就业
一是着力帮扶高校毕业生快速就业。实施基层服务项目,全市在岗服务“三支一扶”人员119人,发放“三支一扶”专项补贴408.25万元;推进青年见习计划,全市新增就业见习基地11家,累计吸纳就业见习人员6269人次,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267.935万元;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暨广西2022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季综合掌上(视频)双选会”等活动48场,提供岗位超11万个。二是着力帮促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开发1566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就业;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全市共有就业帮扶车间49家,累计带动就业8304人;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全市2022届雨露计划毕业生共718人,累计就业638人,就业率达88.86%。三是着力帮扶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全市通过819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放社保补贴促进就业,指导县区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99.35万元,为重点人群实现就业提供阶段性支撑。
三、织密就业“保障网”,畅通就业供需渠道
一是开展职业职能培训。筹集2476万元支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帮助企业开展职业技能、转岗专业培训和就业重点群体技能提升培训。调查摸底184个企业企业用工需求和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1855人次,推行“精准培训”,为企业培训输送2332人。二是做强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创业就业,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补助力度,按规定兑现创业扶持补贴,扩大就业吸纳能力。全市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7家,实有入驻企业1841家,带动6217人就业,发放各类创业补贴1107.66万元,进一步加快市直孵化基地转型升级,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三是畅通就业供需渠道。保障就业服务经费,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带岗”形式举办行业专场、校园专场、夜市招聘等特色招聘活动81场,参加招聘用人单位5602家次,发布岗位需求25.44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约2.3万人,帮助解决各重点企业用工缺口问题。
编辑:卢清建
附件
关联文件